当前位置:首页 >> 民革动态
参加纪念‘中央国术馆’创馆九十周年2018两岸武术交流大会
2018-09-29     点击量:1827

  民革沧州市委武术代表团参加纪念‘中央国术馆’创馆九十周年2018两岸武术交流大会暨张之江武学思想研讨会

  8月26日至27日,由苗栗县政府主办,上海中山文化交流协会、南京体育学院、沧州民革武术代表团等共同参与的“纪念‘中央国术馆’创馆九十周年2018两岸武术交流大会暨张之江武学思想研讨会”在苗栗县隆重举行。两天的时间里,来自两岸各地的武术名家展现各项套路,以武会友,精彩绝伦,着实享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武术盛宴。
    26日举行的开幕式,吸引了来自两岸各界的“大咖”:上海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朱成钢、李栋樑,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,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林中森,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简汉生,苗栗县县长徐耀昌,苗栗县政府武术教育讲师团团长兼总教练赖昌秀,中国武术九段、武术博士生导师邱丕相,张之江将军后人万乐刚,南京体育学院校长杨国庆,民革沧州市委副主委杨国忠……
    开幕式上,徐耀昌、朱成钢、洪秀柱、林中森等先后致辞。他们用热情洋溢的言语,为中华武术鼓劲,为两岸未来祈福。
  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、两岸武林同宗同源,以张之江武学思想为主题,开展的交流与研讨活动迄今已是第三届,这是一个共叙友谊、切磋武艺的平台,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,携手促进民间武术交流交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张之江将军祖籍沧州,为现代中华武术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。
洪秀柱也以武术为喻,对两岸关系送出了美好祝愿。她说:“心平气和,止戈为武,以武会友,以友辅侠”,希望两岸关系的明天会更好。
活动中,上海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向台方赠送了“两岸一家亲,共圆中国梦”锦旗。邱丕相和万乐刚为大陆方武林人士准备了一把折扇,上书“‘中央国术馆’创建九十周年纪念”字样,还有篆刻家胡万宝的作品“海峡两岸,武术交流”样章。据了解,这些扇子是邱丕相太太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,一把一把亲手穿制的,饱含的同胞之情令人感动。
舞台上,拳脚生风,刀光剑影;舞台下,高朋满座,笑语欢声。77位武术方家和爱好者登台献艺。他们中有年届古稀的白发老人,有不满10岁的小小少年;有师徒共舞,有祖孙同台;一招一式间,尽显中华儿女风采。表演者中还有不少西方人的面孔,比如有一位来自西伯利亚的习武者,因为喜欢中华文化来到台湾学习武术和摔跤;他的太太本来是俄罗斯国家体操运动员,也追随先生一起来台湾学习武术。中华武术的魅力,可见一斑。
沧州民革党员、国家武英级运动员林少亮表演的双鞭第一个出演,迎来阵阵喝彩,刘伟超的盘古王拳、李晓阳八极棒、周旭东的八极刀得到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,弘扬沧州武术。
“心平气和,德术兼修”——这是27日在育达科技大学举行的2018年“中央国术馆”九十周年张之江武学思想研讨会的主题。会上,来自大陆及台湾的10位专家发表论文,回顾了原“中央国术馆”的历史以及在台湾的传承,探讨了国术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。几位武术家还解读了六合拳、八卦拳等拳种的技术和沿革,精彩的演示和讲解,让现场的武术爱好者们大呼过瘾。
国民党主席吴敦义亲临接待晚宴,与沧州民革武术代表团在对传承、发扬、宣传武术文化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合影,并希望以后加强交流,表达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感情,沧州民革将民革党员的书法作品《以武会友》《中华武术》等赠送给台方。
通过对‘中央国术馆’创立90周年的纪念、对张之江武学思想的总结研讨,让两岸民众充分了解中华武术的发展历史,为推动、深化中华武术的多角度呈现与研究,为促进当代武术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。为弘扬中华武术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,为促进两岸合作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苗栗县政府教育处处长徐永鸿,育达科技大学校长黄荣鹏,南京体育学院校长杨国庆等也先后在研讨会上致辞。
这次活动在两岸引起广泛关注。不但两岸武术界许多门派、拳种都派员参加,包括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,台湾东森电视等重要媒体都全程参与了报道。